启用网易云音乐
晃晃悠悠地,最终还是选择了网易云音乐。
眼耳鼻舌身意,第二大感官通道除了耳朵当无他选。尽管如今信息绝大多数通过眼睛传达,但是耳朵也有其取代不了的地方。想想你看电影时候的情状吧:你因什么而热泪盈眶?因什么而义愤填膺?
——言语与背景音乐。这是我看完电视剧《琅琊榜》之后突然领悟的。
《琅琊榜》电视剧可圈可点处颇多,剧情、画面、语言、细节,而萦绕全篇的背景音乐、恰逢其时的情节变奏则给了观众更强的代入感与情感震撼——不少人都有哭过吧——似乎有所遐想,那些悲痛、不解、信任、真情仿佛霎间涌现。其实音乐比图像更容易唤醒一些感觉,而感觉最终引发了情绪的雪崩。
而我,似乎好些年没有认真听音乐了。原因之一,是找不到令我满意的音乐工具。
最初音乐都是放在本地管理的,那时候百度音乐还不叫百度音乐,叫mp3。在本地扩充自己的歌单,为其统一命名,找到对应的歌词,PC用的音乐播放软件是千千静听,手机用的播放软件是天天动听。而后千千静听被百度收购,本地的管理方案因互联网跨平台的冲击而变得不再方便。不久选择了百度音乐,不过用百度音乐的客户端居多,而其Web管理后台实在太弱。后来渐渐感觉百度音乐太过杂乱,有很多找不到的音乐,加之听说虾米的音乐全一些,正版多一些,于是转到了虾米音乐。
转到虾米音乐之后,似乎一个时代就结束了。用百度音乐时候,还是播放的本地音乐;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办法把歌单从百度转移到虾米上去,所以从一开始维护的虾米歌单就是不同以往的。犹如断了的弦,渐渐地听歌也少了些;付出的维护歌单的时间也少了很多。虾米确实有很多好处,比如精确度很高的音乐推荐,收藏音乐专辑,收藏艺人,历史播放列表等。然而一个问题始终存在,并促成了我义无返顾离开虾米的主要原因。——在我进驻虾米时,虾米已经不能上传用户自己的音乐了。这成了我使用虾米的最大痛点,因为我常常费尽周折寻找突然听到的很小众的音乐,而这些音乐大多不存在于虾米。既然不能上传,我就不能在虾米上集中管理我听的所有音乐,就不得不在本地存储音乐文件。虾米的一大优点——跨平台——就不再方便了。然而毕竟在虾米上待了一段时间,加之不太想徒增一个新的账户管理,即使听说网易云音乐做的很好,也没有太多动力转移。
事情的折点在10月底。突然发现虾米上很多歌曲因为下架播放不了了。搜寻了一下背景信息,才知道国家版权局于7月份发布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转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10月份成了约定的最后期限。随意搜了一些其他想听的音乐,比如《少年派》的音乐专辑,也难以支持了。这是我难以忍受的。于是再一次调研了网易云音乐,尽管网易云音乐也受版权责令影响下架了一些音乐,但比例似乎少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我发现网易云音乐里竟有『音乐云盘』这个概念,而这正是我想要的!自己收藏到的音乐保存在音乐云盘里,网易拥有版权的音乐则可任意分享。听说在10月底的时候,网易将用户收藏的音乐下架之后,将其存到了用户的音乐云盘了,撇开版权不谈,对用户还是非常友好的。网易云音乐突然成了我所在意的百度音乐优点与虾米音乐优点的结合体,何乐而不转呢。
剩下的,就是具体的转移步骤了。网易云音乐已经不支持从虾米导出歌单,我用的是这个工具,不过貌似这个工具无法导出虾米已经下架的音乐,毕竟少数,手动处理。对于曾经收藏的音乐,则是从百度网盘上全部下载下来,保存到网易音乐云盘里(目前只能通过PC客户端来上传,个人感觉是网易没打算在其他平台增加音乐上传功能吧)。然后在网易后台整理音乐歌单,于是完成了整体的音乐平台转移。因为已经将历史音乐全部导入,网易云音乐增加了满满的历史沉淀感。
云音乐还有一些其他的优点就不一一提及了,插播一下发现的一些小问题:无线端的音乐识别并非完全准确,比如会把我本地的纯音乐识别成带有同音乐的歌曲;一些歌单中歌曲的数量在客户端和网页上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我手机上,一份大部分音乐来自音乐云盘的歌单数量是508,但在网页上看时,却只有415。也许是因为网页上不能把没有版权的音乐云盘中的音乐列出来吧。
似乎至此,音乐工具上的纠结都烟消云散了。所以还要感谢一下网易云音乐,但愿之后不要出太多变故。
偶尔听听儿时的音乐,挺好。找回感觉。协调过去与现在,统一历史与未来。
网易云音乐用着还好,就是电脑卡不知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