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初入
总不能叶公好龙,希望补充一些佛学知识。恰好朋友推荐了一些佛学入门书籍,选择了《您认识佛教吗》(玛欣德尊者译著),将其看完。
下面是一点半结构化的笔记:
- 佛陀所悟的法——四圣谛:苦集灭道
- 生命的构成——五蕴:色受想行识
- 三烦恼:贪嗔痴
- 三学:戒定慧
-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 六识:色声香味触法
- 三宝:佛法僧
- 正念、正知是一种状态,而培育的方法叫做“内观”。
- 佛教按照流派分: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密乘佛教。
- 佛教按照传播分:南传佛教,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主要继承自小乘佛教,汉传佛教主要继承自大乘佛教,藏传佛教主要继承自密乘佛教。
- 小乘佛教是大乘佛教时期对之前佛教流派的称呼,略含贬义;故一般使用“上座部佛教”来称呼。“上座”是长老的意思。之前读过的《观呼吸——平静的第一堂课》属于上座部佛教中的修行方法。
- 上座部佛教中的经藏五部:《长部》,《中部》,《小部》,《相应部》,《增支部》。
下面是感想及引申:
佛学系统太复杂了,于是打消了我系统学习的想法。小乘、大乘只是对佛教流派的简单划分,如果你看一看维基百科,你会发现佛教的分类、涉及的历史远非几个月的时间可以掌握,当真是一叶一世界。后来在阅读一些维基百科,在很多领域都有类似的感慨,更觉得自己所知为沧海一粟,有太多太多完全空白的知识领域。
佛陀最初的教义可认为是一种世界观,只是后来在流传的过程中被赋予了太多的含义。比如上座部佛教中,是没有拜菩萨拜罗汉这一说的,只是汉传佛教吸收了中国的一些神鬼内容而而引入了各种琐碎的礼仪;烧香拜佛等。上座部中根本没有依赖外界而达成自身目的的教义,从中可觑得一些民族特质。一些经典是汉传佛教产生的,比如金刚经;国内现在看到的一些涉及佛教的故事,一般属于汉传佛教,比如《西游记》。上座部佛教单纯些,保持佛教的纯洁性。我起初以为大乘佛教过于繁杂,后来发现原来大乘佛教衍生的支流也有崇尚简单的,比如——禅宗。这般来看禅宗与禅修,其实是不同呢:禅宗强调悟性,禅修是上座部中的修行方式,使用内观的方式。
以前在学习地理的时候,被告知佛教是一种宗教。但问题其实并不这么简单。你拿上座部佛教的特征和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比,还是能看到很大不同的。总之,这方面存在争论。
了解佛教系统的难度,一方面在于佛教存在时间久,流派庞杂;另一方面也在于传述语言的不断变化,不同版本的翻译不同,翻译的传递又会累计误差,这一点又是因上一点原因引起的。举例而言,上座部佛教里将佛陀的姓氏翻译成苟答马,将僧人翻译成比库,而在北传佛教中分别翻译成乔达摩、比丘尼。这无疑为初学者设立了重重障碍,当然如果了解了相关内容,也可以从中判定自己学习的佛学知识属于哪个流派的内容。
当然我个人其实不太喜欢学习这些庞杂的描述性知识,我更倾向去了解佛学的要义。感觉无论何种流派,基本的道理与主张都是相似的。后来想想,读经似乎是学佛的妙法。到这里又是慢工出细活了,焦躁不得。
以上。我也是刚刚开始,如果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不知博主看过没有。我也没看,但是如果对佛学的了解很有帮助的。
还没有呢,记下了。有时间去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