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苹果系

半年前还用着我的Nokia N70,偶尔用一下 三星 GT-E1200M。觉得过得还不错,只是偶尔出行的时候,看不到地图;整理通讯录的时候,无法与Gmail同步;听音乐的时候,只能将歌曲从电脑中拷贝到手机中;做备忘录/写日程的时候,只能放到单机中存储,自然词典、阅读器、录音机也不太好用。很多时候,在等待一种契机,从一种状态完全蜕变成另外一种状态;就像在月底的时候,将千金散尽,等待新发的工资在东西南北中添添补补。我想这来自一种将诸事各安其所的快感吧。

不管怎样,我开始体验安卓了。2月份的时候买了一台小米3(不久就降价了)。拿到手机第一天就将其刷成了开发版,然后挨个尝试网上商店中不同分类下的热门应用。来回折腾,目录界面布局也在不断调整,最终少数的应用停留在了手机中,不管怎么说,一些应用确实帮了我很大的忙,比如百度地图,多看阅读,google keep,海词词典,支付宝钱包。也终于将各种信息管理工具(邮箱、通讯录、备忘)整合在了Google旗下。之前也用过安卓其它版本的应用,但Miui系统给我的体验确是最好的,当然,也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难以停止系统应用的更新检测,但瑕不掩瑜。

一直以来,使用的都是windows,也正是windows强化了我整理资料的强迫症。毋庸置疑,windows下的资料整理太方便了,我已经慢慢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资料整理方案。包括分类、布局、命名,本地与互联网信息的融合与分离,安全策略,密码策略等(一些雏形可见这里)。然而这些顶多是支持,达到顶峰需另寻途径。希望转移到Linux上去,但尝试了很多次,还是没有成功。最大的障碍不在于难以记住命令,而是我写的代码其实并不多,linux上更适合写代码,而不适合整理文档,windows依然是我的世界。但是,这种尝试也使我失去了对命令行的恐惧感。

工作之后,开始使用Mac。以前之所以不买,还是因为价格因素。而使用接触了mac之后,还是有了一些新的体验。过程依然像以前一样,尝试各种应用,慢慢摸透新环境的脾气。由于我对windows下的快捷键太过于熟悉,学好使用mac倒真是费了一些功夫。到现在,也才算终于初探门路。第一次拿到现在我手头使用的mac的时候,确实还是很兴奋了。mac book pro的造型确实漂亮。相比我之前使用的华硕 k40ab,似乎一个在过去,一个在现代。一个在计算机刚诞生的年月里,一个在多少年之后。一个似乎是终结者2中的T800,一个是T1000。但是两个平台之间的切换还是有点困难的,k40ab虽然是4年前的机器了,但是被我调教的非常好用。固态盘,4G内存,合理的系统备份策略与文件管理方案。mac给了我一些不好的体验,比如没有home/end键,没有back space,command与ctrl与windows下功能基本相反,好用的免费软件太少(谷歌拼音,谷歌输入法,文件同步工具)。但是有几点好处是PC机无法取代的:触摸板,显示屏,重量,造型。苹果的硬件相当好,我在想如果windows运行在这样的机器上,是不是也会十分强大。但是相比与硬件,苹果自己的很多软件,差得不是一点两点。这篇文章批评了一部分,深以为然。在上一篇博客中,我也吐槽了mac上安装系统的麻烦。也许这些吐槽都会随着我渐渐熟悉MacOSX系统而变弱吧。

去年12月份实习的时候,用过iPod,但iPod上的iOS系统终究被删掉了一部分。最近终于再次尝试了了iPhone 5c上的iOS。体验远不如小米3。很多我习惯的应用没有,比如谷歌系的很多应用,短信备份工具等。应用开发受苹果的压制十分严重。在这上面,我感受不到自由。mac上的体验,与iPhone上的体验,带给了我对苹果的综合感觉。对于windows系、Linux系、老一代的系统使用经历,我想也许能够给苹果一个相对可观的评价。

苹果的硬件很好,设计感很强,但软件能力较弱,远不如谷歌、微软。所以苹果公司是设计公司,而不是技术公司。苹果在技术上根本无法抗衡Google,窃以为后的互联网,定然是Google的天下。

苹果的先发优势在于生态链上体验的一致性。包括OSX,iOS,App,Web端。图标是一样的,菜单是相似的,术语是一样的,控制方法与功能是一致的。你看FaceTime,iMessage,消息通知系统,在几个平台上基本一致。也存在少数体验不一致的地方。iTunes就是一例奇葩。最初iTunes只出售音乐,后来因为做的比较好,功能开始扩大,可以管理Mac端与移动端的app,但是图标依然使用的音乐的图标。容易对用户造成误导。并且,iTunes可以对iOS系统备份,在Mac系统备份的却是Time Machine。

为维持这种体验一致性,苹果的控制欲很强。这种控制欲从应用开发阶段扩展到了使用阶段,尤其在移动端体现特别明显。没有越狱的苹果只能在app store上下载应用。只能用苹果的推送系统,苹果的外部接口。然而系统生态链zzh终究是十分庞大的工程,苹果不能面面俱到,比如它无法备份短信与通讯录。自己实施不了,却不开放出来让别人实施。所以有时候在android用惯了一种应用,并不一定能够在在app store上找到同样的版本。这对用户十分糟糕。用户不是上帝,而是奴隶。苹果适合薪水较为充足、不喜欢控制自己信息的人。但这不是所有用户的特征,就这一点,给其他公司留下了发展的空间。比如小米。

小米是在模仿苹果,模仿的很好,本地化能力十分强大。并且充分借鉴了魅族与苹果的优点。苹果希望建立个完整的生态链,其用户越多,用户对苹果的体验也会越好,比如可以共同使用iMessage,FaceTime等。但是中国现状是,很多人买不起苹果。所以不可能每个人都用苹果上的应用,也就不可能充分发现苹果设计上的优点。现在苹果做一些低端机,似乎有点晚了。国内的很多用户,估计都被小米占领了吧,而且Android之下,用户对自己的内容有充足的把控能力。

苹果的设计优点在未来,而不在现在。简举一例。Time Machine可以通过硬盘或者无线Time Capsule备份。但以后智能家居/家庭数据中心成熟的时候,是可以发挥到巨大作用的。然而现在一些基础设施海没有普及,以至于这些功能只能在少数群体中使用。方案上很好,技术上却不甚成熟。Time Machine备份所占的空间太大,这得到硬盘多么便宜的时候才可以啊。还是觉得谷歌在现在与未来布局的平衡方面做的很好。

苹果为维持用户的注意力下了一番功夫。windows与osx不同的一点在于,鼠标滚轮(当然mac只是与鼠标滚轮类似的操作)。windows下如果往下滚动,则页面向下翻。而mac上,如果朝下滑动双指,则是向上翻页。这一点,其实对维持用户的 专注性有很多促进作用。在windows用户是在操作一个视窗,通过视窗来看视窗中的内容,滚轮朝下相当于向下移动视窗,自然是看到下面的内容,这时候,用户注意的是滚动条。在mac上,用户是在操作一个画布,双指下滑,相当于用户向下拖动画布,看到的自然是上面的内容,用户依然停留在画布上,注意的依然是内容。这一点也体现在其他操作上,所以mac用带有滚轮的鼠标是不合适的,所以mac的鼠标也是触摸板。

到是希望Apple,Microsoft,Amazon,Facebook等大的互联网公司好好活着,制衡一下Google。体积太过庞大,终究有所担心恐惧。

Tagged with: , ,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