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札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著;郝明义,朱衣 译;商务印书馆,2004.
莫提默·J·艾德勒 与 查尔斯·范多伦 合著的这本书已经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洗礼的经典了。之所以找来这本书,无非是越发觉得,自己阅读能力的欠缺。也许大多人都碰见过:翻完一本书一本书之后,却不知书中究竟说了些什么,强调些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读中文的时候如此,读英文的时候亦然,读代码的时候估计也是这般。如果仅是自己如此,似乎可以找一个推卸的理由;然而事实是,遇见了很多了,其阅读速度、理解速度都远远超出我所见。见贤思齐——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
阅读的重要性不必说。即使是在如今可视化、屏幕化的时代,文字阅读也依然是我们获取重要知识的主要途径,注意是“知识”。可视化所带来的问题可以放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将,那么,回归《如何阅读这本书》。窃以为这本书核心强调的内容在于:阅读的主动性。就我自己而言,阅读时候的状态大多懒散,任凭信息流入耳畔,我以为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沉淀在我的脑海中,我以为某一天需要的时候,我会突然想起他们来——然而事实是,我根本无从谈及想起,因为我并未曾忘记,因为我并未曾记住。阅读主动性表现在,思考。跟着所读的内容去思考:作者究竟在说些什么,为什么这么说,有什么证据,有什么缺陷,进而去想,作者之后会说些什么。我们应当也有过这样的感觉:如果头脑灵活一点,就能够感觉出来那种阅读的快感——当真是在和作者对话呢,偶尔还可以会心一笑。但大多时候,我们是被动的,阅读实质上,是特别累人的一件事儿。
本书中,作者针对这样的背景展开,即在高中之前,我们的阅读能力是被系统训练过的,但是进入高校之后,我们的阅读能力已经开始停滞不前了,甚至还有些退化。进而作者提出了继续接受阅读训练的重要性。两位作者都曾参与《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能将自己的知识以百科词条的形式展示,我们驾驭自身知识的能力定然十分强大。作者提出了四种程度的阅读,这也构成了本书的框架: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我谈一下自己的 理解。
基础阅读,强调阅读的基础能力,涵盖了从认字认词,到能够基本读懂一些资料内容。这部分由于是在小学及中学被系统训练过的,所以作者并未过多谈及;检视阅读,即略读,目的在于弄清楚一本书究竟说了什么东西,以何种结构,什么内容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存在原因在于,世界上有太多的书籍,我们不可能全部仔细阅读,我们必须选择于我们研究或者需要真正有益的内容,同时,检视阅读也会为其他的阅读层次提供辅助;分析阅读,在我们确定了一本书值得阅读之后我们希望对这本书做系统的梳理,最终弄清楚一本书的大意,驾驭其内容,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并对书籍内容作较为客观的评价;主题阅读,到这时候已经不是阅读一本书了,而是在我们清楚自己的阅读目的之后,围绕着一个主题对很多书作梳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即同一个主题的书可能很多,我们的精力很难支撑我们将其阅读完,这时候需要使用检视阅读方法来筛选书籍,检视阅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明确主题的过程,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中弄清楚我们真正想研究的问题,主题阅读之后,应该能够以自己的话说清楚一个主题的概况——就像写综述一样,就想些百科词条一样,前因后果,林林总总。
在着墨上,基础阅读最少,检视阅读其次,主题阅读再次,分析阅读最多。我想其原因,大约在于书籍名称为如何阅读“一”本书,呵呵~回过来,对阅读的“主动性”做一些深入的思考,读者需要明白,阅读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这个目的,指导着我们看完,或者不看完一本书,或者看很多的书,阅读的目的也决定了我们以什么样的阅读程度去阅读。忘掉这个目的,很容易就被书中的内容牵着走。所以,“时时勤拂拭,勿要忘初心”(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自己要调整阅读目的,其实也可认为一段阅读目的完成了——证明不可行)。(当然作为信息行为的一种,阅读也可以分为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这和人生一样,如何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那就要去思考人生了,不题。)
明白了自己阅读的目的,决定要主动的阅读,这时候就涉及到了阅读方法问题。围绕着阅读的四个层次,作者给出了一些操作方法,分析阅读部分尤为详细。这样的方法是通用的,甚至可以用于非书内容的阅读上。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书籍,阅读方法又有不同,故在拿到一本书之后,首先要弄清楚书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方法。本书以一篇篇幅来讲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包括:实用型书、想象文学、故事戏剧与诗、历史书、科学与数学、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本实用型的书籍(作者言),这种实操性的内容有用的唯一判定标准在与是否运用于实际中,故不赘述。
在实用性的建议之后,作者给出了一些简短的理论。读后相当润心,话语背后,似乎总可以展开深的讨论,但是作者却又克制住不去详细写他们——因为他们不是重点,这尤其难得。阅读、吸收、有选择的表达,开阖有序。书中有一些话,觉得说的很好,摘录以飨。
- 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 阅读的目的:为获得资讯而读,为求得理解而读。
- 无限制的受教育机会是一个社会能提供给人民最有价值的服务。
- 有多少次你在看一本好书的时候,翻了好几页,脑海却陷入了白日梦的状态中,等清醒过来,竟完全不明白自己刚看的那几页在说些什么。
- 任何一种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核心就在你要努力提出问题(然后尽你可能地找出答案)。这是决不可或忘的原则。
- 就一本书来说,付钱购买的动作却不过是真正拥有这本书的前奏而已。
- 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 我们谈到一个有技巧的人时,并不是说他知道该如何去做那件事,而是他已经养成去做那件事的习惯了。
- 为了要忘掉这些单一的动作,一开始你必须先分别学会每一个单一的动作。
- 每一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股价。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
- 读者是要“发现”书中隐藏着的骨架。而作者则是以制造骨架为开始,但却想办法发把股价“隐藏”起来。
- 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 实际问题。一本理论性的作品可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但是实际的问题却只能靠行动来解决。
- 无法让一本实用的书被实用地阅读,就是失败的阅读。
- 分析阅读的技巧只适用于单一的作品。
- 主题阅读——你是为了要解决自己的问题才阅读,而不是为了这本书本身的目的而阅读。
- 为了讯息而阅读,就跟为了娱乐阅读一样,没法帮助你心智的成长。
- 好的阅读,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一本好书,值得反复阅读。以后有新的领悟,再行补充。
——20140506于浮茗诗舍。
发表评论